2018 年,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特斯拉撑不下去了。 奔驰说:“他们夏天就会破产。” 宝马说:“他们根本做不到量产。” 华尔街说:“这简直是产能地狱。” 然后,埃隆·马斯克拿着枕头,住进了工厂。 接下来的事情震惊了全世界的 CEO:
2018 年的特斯拉,几乎到了崩溃边缘:
• 有 27 亿美元的债务即将到期
• 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频繁出错
• 还有 40 万辆预定订单没法交付
• 做空者每天都在疯狂攻击 传统车企不只是旁观,他们还在冷笑。
宝马副总裁说:“他们根本造不出量产车,不可能。”
华尔街持续做空特斯拉股票。
奔驰预测他们将在夏天破产。 而现实其实比这些批评更糟:
特斯拉不得不偷偷用昂贵的私人飞机,把电池从内华达空运到加州。 零部件靠人工一点点手工送到现场。 自动化产线反而拖慢了整体进度。 “一到十分,他的痛苦是满分。”一位高级工程师后来这样形容马斯克当时的状态。
就在这时,马斯克做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: 他搬进了工厂。
不是说着玩, 不是为了作秀, 他是真的把家搬进了特斯拉的弗里蒙特工厂。
他的新家:
• 办公室的沙发就是床
• 去附近 YMCA 洗澡
• 每天工作 20 小时
• 睡前看的是工程图纸 当底特律的那些高管坐在豪华办公室里冷嘲热讽时,马斯克就睡在生产线旁。
接下来,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
• 马斯克亲自检查每一个生产环节
• 自己动手写软件代码
• 看到理念不合的管理者,当场开除
• 凌晨三点亲自打电话催供应商发货 有一晚,员工发现他满身油污,正钻在一辆被工程师放弃修复的 Model 3 底下忙着维修。
“要么修好它,要么我们完蛋。”他对工程师说。
当行业看到数据时,嘲笑声戛然而止:
第一周:202 辆 Model 3
第三个月:每周产量突破 5,000 辆
年底: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特斯拉从笑柄变成了威胁。
但这并不仅仅是产量的胜利:
传统车企拥有:
• 超过 100 年的经验
• 数十亿美元的现金储备
• 全球完善的供应链
• 强大的政治关系
而特斯拉当时只有:
• 一个睡在沙发上的 CEO
• 每周工作 100 小时的工程师
• 一个关于可持续出行的梦想
• 一种必须证明自己的信念
马斯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个人代价:
“那段时间真的特别痛苦。说实话,我可能真的有点疯了。”马斯克后来这样说。 而现在呢? 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丰田、通用、福特和宝马加起来的总和。
那些曾经笑话它的公司,现在全都在拼命追赶。 那些曾经讽刺它的高管,现在纷纷模仿特斯拉的做法。
但他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东西: 有时候,生存不是靠什么精明的战略或 MBA 教授的理论。
有时候,是靠一个领导者,愿意睡在工厂地板上,直到问题解决为止。
这就是颠覆行业和被行业颠覆的分水岭: 你得愿意去做那些别人说根本不可能的事。 哪怕是把办公室当卧室也要做到。